[1] 赵建. 制度建设才是中国最需要的“新基建”[EB/OL]. (2020-03-27)[2020-06-21]. https://mp.weixin.qq.com/s/2yDEbdkCOZYb78nIItpK7g.
[2] 欧阳虹彬, 叶强. 社区更新机制的弹性:英国模式对中国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12): 63-69.
[3] 阳建强, 陈月. 1949—2019年中国城市更新的发展与回顾[J]. 城市规划, 2020, 44(2): 9-19, 31.
[4] 周显坤. 城市更新区规划制度之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7.
[5] 林强. 城市更新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反思——以深圳为例[J]. 城市规划, 2017, 41(11): 52-55, 71.
[6] 王梅. 公共政策导向下重庆市主城区城市更新制度设计与空间策略[J]. 规划师, 2017, 33(10): 148-152.
[7] 唐婧娴. 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政策利弊及原因分析——基于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城市更新制度的比较[J]. 规划师, 2016, 32(5): 47-53.
[8] 唐燕, 杨东.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三地比较[J]. 城乡规划, 2018(4): 22-32.
[9] 季玉清. 城市更新中确保公共利益的法律制度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10] 汪灏. 我国城市更新立法事权划分探析[J]. 团结, 2019(5): 22-25.
[11] 黄小虎. 城市更新与土地制度改革[J]. 中国土地, 2016(6): 13-15.
[12] 刘芳, 张宇. 深圳市城市更新制度解析——基于产权重构和利益共享视角[J].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2): 25-30.
[13] 钟澄. 以政策更新破解城市更新中的难题——由香港土地“强制售卖”制度引发的思考[J]. 中国土地, 2017(5): 27-30.
[14] 刘昕. 城市更新单元制度探索与实践——以深圳特色的城市更新年度计划编制为例[J]. 规划师, 2010, 26(11): 66-69.
[15] 司南, 阴劼, 朱永. 城中村更新改造进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的变化——以深圳市为例[J]. 城市规划, 2020, 44(6): 90-97.
[16] 杨槿, 徐辰. 城市更新市场化的突破与局限——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J].城市规划, 2016, 40(9): 32-38, 48.
[17] 欧阳亦梵, 杜茎深, 靳相木. 市场取向城市更新的钉子户问题及其治理——以深圳市为例[J]. 城市规划, 2018, 42(6): 79-85.
[18] 杨晓春, 宋成, 毛其智. 从“120 计划”事件看规划公众参与的制度创新[J]. 规划师, 2018, 34(9): 130-135.
[19] 邵任薇, 林芸. 社会组织在我国城市更新中的规划作用与实施机制——以台湾地区的社区规划师制度为例[J]. 上海城市管理, 2017, 26(5): 71-76.
[20] 赵若焱. 对深圳城市更新“协商机制”的思考[J].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1(8): 118-121.
[21] 王艳. 人本规划视角下城市更新制度设计的解析及优化[J]. 规划师, 2016, 32(10): 85-89.
[22] 张翀, 宗敏丽, 陈星. 多方参与的综合性城市更新策略与机制探索[J]. 规划师, 2017, 33(10): 76-81.
[23] 彭恺. 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我国治理型城市更新模式——空间利益主体角色及合作伙伴关系重构[J]. 规划师, 2018(6): 5-11.
[24] 陈小祥, 纪宏, 岳隽, 等. 对城市更新融资体系的几点思考[J]. 特区经济, 2012(8): 132-134.
[25] 刘健. 注重整体协调的城市更新改造:法国协议开发区制度在巴黎的实践[J]. 国际城市规划, 2013, 28(6): 57-66.
[26] 唐斌, 谭志宁, 赵志强, 等. 韩国城市更新:概念、类型及政策立法[J]. 现代城市研究, 2021(2): 63-67.
[27] 黄卫东. 城市规划实践中的规则建构——以深圳为例[J]. 城市规划, 2017, 41(4): 49-54.
[28] 周俭, 阎树鑫, 万智英. 关于完善上海城市更新体系的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 2019(1): 20-26. DOI: 10.19830/j.upi.2020.051.
[30] 钟奕纯, 李婉, 龙茂乾, 等. 从“疏整促”走向有机更新——北京城市更新体系初探[C]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9 年论文集. 2019.
[31] 阳建强. 走向持续的城市更新——基于价值取向与复杂系统的理性思考[J]. 城市规划, 2018, 42(6): 68-78.
[32] 王海松, 史丽丽.“ 面向河道”的更新设计——新加坡河沿河地区城市更新解读[J]. 华中建筑, 2007(11): 7-10.
[33] 林峰. 纵观新加坡河综合更新工程[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32(12): 1896-1899.
[34] 刘宣. 旧城更新中的规划制度设计与个体产权定义——新加坡牛车水与广州金花街改造对比研究[J]. 城市规划, 2009, 33(8): 18-25.
[35] 朱介鸣. 基于市场机制的规划实施——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对中国城市存量规划的启示[J]. 城市规划, 2017, 41(4): 98-101.
[36] 崔翔. 新加坡国家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做法及启示[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5(2): 18-22.
[37] 李路曲. 新加坡与中国国家治理方式变革的比较分析[J]. 学海, 2017(2): 56-66.
[38] The World Bank. Singapore[EB/OL]. (2015-05-18)[2020-06-25]. https://urban-regeneration. worldbank.org/node/72.
[39] 唐斌. 日新韩城市更新国家干预作用及启示[J]. 建筑与文化, 2020(7): 173-174.
[40] 楚天骄. 城市转型中新加坡CBD 的演化及其启示[J].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26(10): 35-41.
[41] KONG L. Conserving the past, creating the future: urban heritage in Singapore[M]. Singapore: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2011.
[42] 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 Annual report 1972[R]. Singapore: 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 1972: 81.
[43] 王才强, 沙永杰, 魏娟娟.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与发展[J]. 上海城市规划, 2012(3): 136-143.
[44] TAN S. Home, work, play[M]. Singapor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1999: 146.
[45] 崔晶. 新加坡法定机构的运营模式及启示[J]. 东南亚纵横, 2011(6): 50-54.
[46] 唐燕, 杨东, 祝贺. 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广州、深圳、上海的比较[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
[47] 王静. 新加坡独立后经济发展道路的特点及启示[J]. 学理论, 2013, 32: 114-115.
[48] 张飞龙. 新加坡国家治理浅析[J].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15(2): 195-210.
[49] 卢柯, 张逸. 严谨、复合、动态的控制引导模式——新加坡总体规划对我国控规的启示[J]. 城市规划, 2011, 35(6): 66-68, 90.
[50] 黄经南, 杜碧川, 王国恩. 控制性详细规划灵活性策略研究——新加坡“白地”经验及启示[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5): 104-111.
[51] 陈晓东. 城市设计与规划体系的整合运作——新加坡实践与借鉴[J]. 规划师, 2010, 26(2): 16-21.
[52] 邹时萌. 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J]. 国外城市规划, 1993(2): 7-17.
[53] 吕海峰, 吕冬娟. 看新加坡如何出让土地[J]. 中国土地, 2009(11): 48-50.
[54] 黄科宏. 新加坡的城市保护[J]. 国外城市规划, 2001(4): 14-16.
[55] 唐子来.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体系[J]. 城市规划, 2000(1): 42-45.
[56] 贝贝, 李刚. 新加坡旧城改造经验及启示[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9): 14-15.
[57]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Singapore master plan 2014[EB/OL]. (2014-06-19)[2020-07-03]. http://www.centroestero.org/FTP/Forum_Asia_MasterPlanSingapore-Zulkiflee.pdf.
[58]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The planning act master plan written statement[EB/OL]. (2019-09-01)[2020-07-10]. https://www.ura.gov.sg/-/media/Corporate/Planning/Master-Plan/MP19writtenstatement.pdf?la=en.
[59] BENJAMIN N, CHING T Y. Marina Bay: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EB/OL]. (2007-04-01)[2020-07-15]. https://www.csc.gov.sg/articles/marina-baythe-shape-of-things-to-come.
[60]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organization structure [EB/OL]. (2019-03-01)[2020-07-25]. https://www.ura.gov.sg/-/media/Corporate/About-Us/OrgChart_URA_Apr20.pdf.
[61]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Digitalisation [EB/OL]. (2016-06-02)
[2020-08-07]. https://www.ura.gov.sg/Corporate/Planning/Our-Planning-Process/Digitalisation.
[62]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URA SPACE[EB/OL]. (2016-06-02)[2020-08-02]. https://www.ura.gov.sg/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