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新元(通信作者),比利时荷语鲁汶大学建筑物理与可持续性设计系,博士;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dxy1994@vip.qq.com
陈学敏,硕士,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城市更新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师
英国开展建成遗产保护与管理较早。在对象认定上体现多义性,最初是登录建筑和古迹遗址,逐渐拓展为多类型、多维度的遗产类目。在干预范围上体现多维性,最初强调对遗产本体的保护,继而重视遗产本体与历史环境的文脉联系以及遗产本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在参与主体上体现包容性,从由专业人员主导保护工程,到各利益主体在修复、保护和适应性改造中扮演不同角色。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引介了英国特定时间或类型的遗产保护理念与管理模式,但对于从遗产本体保护向建成遗产保护过渡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经验涉及不多。梳理英国建成遗产多类别多层级保护、遗产与其依存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历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协调、公众参与和多方协同之理念方法,可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统筹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提供启示。——栏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