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浏览 期刊档案 全文阅读 专访 书评 译者随笔 优先出版 海外原创
资讯中心
——国际简讯 ——国内简讯 ——期刊导航 ——新书推介 ——专题研究——案例集萃
首页>杂志浏览>资讯中心>新书推介

《小房子的乐园——城市住房的演变、退化与潜在重生》

A Paradise of Small Houses: The Evolution, Devolution, and Potential Rebirth of Urban Housing

By Max Podemski

Published by Beacon Press (March 26, 2024)

《小房子的乐园》是规划师马克斯·波德姆斯基的首部作品,书中深入探讨了北美城市在过去如何通过多样的弥补“(缺失的)中等密度住宅”的行动应对城市发展中的住房需求,尤其是如何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波德姆斯基通过细致的案例分析,带领读者领略了波士顿的三层住宅、费城的联排住宅、洛杉矶的丁字形公寓、休斯敦的联排别墅以及波特兰的平房等不同城市的建筑风格,并分析了这些风格是如何在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地方性法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这本书的亮点之一在于波德姆斯基成功地将看似无关的城市通过一个核心主题——“缺失的中等密度住宅”紧密联系起来。他避免了生硬的对比,而是通过深刻分析揭示了这些城市如何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背景,采用多种住宅形式来满足不断变化的人口需求。在全球房价上涨、住房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这本书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启示意义尤为突出。

作者指出,虽然这些城市的成功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复制到其他地方,但其背后的灵感和教训对当代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城市住房不仅应服务于富裕阶层,而应为各阶层提供更多元、平等的居住选择。通过生动阐释“缺失中层”的概念,他提醒我们,在追求大规模住房建设时,不能忽视中等收入阶层的需求。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内容丰富、视角独特的作品。它不仅深入探讨了历史上城市住宅的演变,也为当代城市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反思与借鉴。波德姆斯基通过详细的案例研究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澄清了“缺失的中等密度住宅”这一常常模糊的概念,使之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对于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以及对城市发展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佳作。 (赵靖凯)


《重建美国小镇——小尺度的设计与策略》

Rebuilding the American Town: Design and Strategy at Small Scale

By David Gamble, Patty Heyda

Published by Routledge (December 10, 2024)

这本书是作者继2016 年研究美国15 个主要城市后的最新成果。在城市研究中,大都市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小城镇的发展经验常常被忽视。《重建美国小镇》一书通过深入研究9 个人口规模在5 万以下的美国小城镇,展现了它们如何在面对大都市扩张、人口流动、政治分歧、经济短缺和气候变化等挑战时,实现自我重建与创新转型。

作者没有沿袭传统的大城市研究路径,而是通过实地访谈和深入调研,详细记录了这些小城镇如何运用与自身规模相适应的设计策略和政策工具,切实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研究中发现,这些小城镇展现出令人惊喜的进步性与创新精神。

全书按照地理特征和发展模式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星座型城镇”,聚焦马萨诸塞州北亚当斯、纽约州詹姆斯敦和阿肯色州本顿维尔,探讨了这些城镇如何在区域网络中寻找发展机遇;第二部分“卫星型城镇”通过考德威尔和皮夸的案例,展示了小城镇如何在大都市影响下保持自身特色;第三部分“都会型城镇”,以圣伊西德罗和奥帕洛卡为例,揭示了城市边缘地带的小城镇转型策略;第四部分“前哨型城镇”则关注特拉弗斯城和格林斯堡这两个相对独立的小城镇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发现这些小城镇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有的经历快速增长,有的面临人口收缩,还有一些则保持相对稳定。但它们都在积极探索适应现代社会的创新方案,展现出强大的适应力和发展潜力。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的今天,这本书提醒我们:小城镇不应被视为发展的边缘,而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城市实验场。它们通过富有创意的规划设计和务实的发展策略,正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城市故事。这些经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游智敏)


《变化中的亚洲城市地理——城市化与边缘地区》

Changing Asian Urban Geographies: Urbanism and Peripheral Areas

Edited by Fulong Wu, Roger Keil

Published by Routledge (November 28, 2024)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亚洲快速增长的大都市区,特别是其外围地区的地理变化。该书通过研究全球郊区化与亚洲城市化的交汇点,描绘了一个复杂的亚洲(郊区)城市世界。它阐述了全球化力量、资本积累逻辑、城乡分割与互动的历史、路径依赖的地方性制度以及政府政策如何共同作用,重塑亚洲城市化的地理格局。

书中详细分析了当代亚洲城市的社会、环境、治理和规划等方面,提供了多个扎实的案例研究。这些研究涉及住宅搬迁与农村定居点的变化,开发商主导的房地产开发,水资源供给的政治生态,中产阶级消费者与地方政府机构的互动,公交导向发展与外围地区基础设施融资等话题。书中的分析展现了多个城市治理机制的共存,并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不断博弈和协商。

该书不仅对想了解亚洲城市地理学的读者有极大的吸引力,还特别适合那些希望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亚洲大都市(郊)区动态的学者和学生。书中的各个章节最初发表于《城市地理》(Urban Geography)期刊,为学术界提供了有关亚洲城市化变迁的丰富视角。

总体而言,这本书为研究亚洲城市化的学者和规划师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尤其是在快速城市化和城乡互动方面,为理解亚洲大都市区的空间变化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陈泽胤)


《建造未来城市——澳大利亚城市可持续转型的任务导向型研究》

Future Cities Making: Missionoriented Research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s in Australia

By Niki Frantzeskaki,Magnus Moglia, Peter Newton, et al.

Published by Springer (December 26, 2024)

随着气候变化、快速城市化和资源约束等全球性挑战日益加剧,城市正逐渐成为创新和转型的前沿阵地。这本书探讨了城市如何通过任务导向型研究作为指导框架,推动可持续的城市转型。这本书重点关注澳大利亚城市如何通过采用创新的任务驱动策略,在优先考虑可持续性、韧性和公平性的同时,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它将任务导向型研究作为城市可持续性的一种突破性方法,将长期目标与可操作的策略相结合。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变革性创新与适应性规划的结合,帮助城市应对复杂的转型需求。通过强调研究驱动的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社区之间的协作,这本书突出了通过系统性变革来创造更可持续和公平的城市未来的重要性。

全书内容结构严谨,既提供理论洞见,又给出实践指导。开篇介绍了任务导向型研究及其在城市可持续性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实施这一方法所需的方法论和框架。中间章节通过澳大利亚城市的案例研究,展示了任务驱动型项目在应对能源转型、气候适应和社会公平等城市挑战中的实际应用。这些案例研究展示了任务导向型方法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并突出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应用价值。除了实际应用,这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城市可持续转型的关键要素,包括尖端技术的整合、参与式治理和创新的政策框架。 (杨舒捷)


《解放土地——我们如何与贫困和气候混乱作斗争》

Free the Land: How We Can Fight Poverty and Climate Chaos

By Audrea Lim 

Published by St. Martin's Press (June 25, 2024)

这本书是一部深刻揭示美国土地所有权、经济不平等和环境退化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著作。该书将历史分析与当代问题相结合,多层次地展示了土地如何在资本主义和监管框架下被商品化。奥德丽·林深入探讨了从约翰·温斯罗普和托马斯·杰斐逊等早期人物开始的历史背景,并延伸到将原住民领土转变为政府管辖地的殖民浪潮。这一历史之旅彰显出土地所有权如何成为塑造美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中心支柱,而这往往以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为代价。

该书讨论了如赔偿问题和土地所有权的种族动态等复杂的话题,论证了土地如何被用来包容和排斥的。林的讨论不仅限于农村或未开发的景观;她将分析扩展到城市环境,讨论了进步但未充分利用的概念,如社区土地信托和创新的住房模式,这些模式摒弃了传统的所有权和房东制度。

《解放土地》在讨论当前经济实践下自然土地如何退化的同时,也指向了充满希望但相对孤立的解决方案,表明了前进的道路。林在平衡审视历史、当前经济政策和土地使用的社会影响方面表现出色,使本书成为那些有兴趣理解并解决社会正义、经济不平等和环境可持续性之间交织问题的读者的必读之作。这本书提供的见解有助于我们探讨如何重新构想与土地的关系以创造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未来。 (吴涛)


《国际城市规划》编辑部 北京市车公庄西路10号东楼320 100037
邮箱:upi@vip.163.com 联系电话:010-58323806/03/25 查稿:010-58323835
京ICP备13011701号-1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
816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