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民, 郝晋伟. 城市总体规划实践中的悖论及对策探讨[J]. 城市规划学刊, 2012(3): 1-9.
[2] 赵晨, 申明锐, 张京祥“. 苏联规划”在中国:历史回溯与启示[J]. 城市规划学刊, 2013(2): 107-116.
[3] 李益彬. 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规划事业的启动和发展(1949—1957)[D]. 四川大学, 2005.
[4] 陆大道. 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1990.
[5] 李百浩, 彭秀涛, 黄立. 中国现代新兴工业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以苏联援助的156 项重点工程为中心[J]. 城市规划学刊, 2006(4): 84-92.
[6] 曹洪涛, 储传亨. 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7] 彭秀涛, 荣志刚“. 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区规划布局回顾[J]. 四川建筑, 2006( 增刊1): 44-46.
[8] 侯丽.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现代主义城市乌托邦——对20 世纪上半叶苏联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历史的反思[J]. 城市规划学刊, 2008(1): 102-110.
[9] 黄立.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D]. 武汉理工大学, 2006.
[10] 徐钜洲. 中国1980 年代城市规划思潮[J]. 城市规划, 2018, 42(8): 3-4; 5-38.
[11] 鲍世行. 规划要发展管理要强化——谈控制性详细规划[J]. 城市规划, 1989(6): 42-46.
[12] 汪坚强. 中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度构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7.
[13] 杜雁. 深圳法定图则编制十年历程[J]. 城市规划学刊, 2010(1): 104-108.
[14] 陈珑. 对美国区划制度的一些认识与探讨[J]. 北京规划建设, 2008(4): 109-110.
[15] 梁学庆, 吴玲, 黄辉玲. 新中国50 年土地(利用)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3): 13-16.
[16] 宋超, 惠富平. 建国初期苏联援建国营友谊农场的积极意义[J]. 中国农学通报, 2007(5): 500-504.
[17] 林坚. 土地用途管制:从“二维”迈向“四维”——来自国际经验的启示[J]. 中国土地, 2014(3): 22-24.
[18] 胡序威.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 城市规划, 2006( 增刊1): 8-12, 50.
[19] 吴次芳, 潘文灿. 国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2003.
[20] 魏心镇. 国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 地理科学, 1985(3): 193-200.
[21] 吴传钧. 国土整治与国土规划[J]. 瞭望, 1982(9): 27.
[22] 吴万齐. 国土规划浅谈[J]. 建筑知识, 1982(2): 5-7.
[23] 张文奎. 战后日本农业国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现代日本经济, 1982(3): 28-32.
[24] 于振汉, 郝凌云, 范正一.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土整治与区域规划[J]. 地理科学, 1986(1): 99-100.
[25] 吴新哲. 波兰国土规划的考察与反思[J]. 经济地理, 1989(3): 236-239.
[26] 黎福贤. 对编制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的几点认识[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88(2): 31-35.
[27] 宋平. 宋平同志在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讨论会上的讲话[J]. 计划经济研究, 1986(10): 1-5.
[28] 林坚, 刘松雪, 刘诗毅. 区域—要素统筹: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的关键[J].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6): 1-7.
[29] 蔡瀛, 朱国鸣. 如何为协调城镇密集地区的发展提供有效抓手——从实施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编制[J]. 城市规划, 2006(6): 9-14.
[30] 唐子来, 张雯. 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空间发展规划: 现状和未来[J]. 国外城市规划, 2001(1): 10-12.
[31] 罗超, 王国恩, 孙靓雯. 中外空间规划发展与改革研究综述[J]. 国际城市规划, 2018, 33(5): 117-125.
[32] 张弢, 陈烈, 慈福义. 国外空间规划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 世界地理研究, 2006(1): 56-62.
[33] 吴志强. 德国空间规划体系及其发展动态解析[J]. 国外城市规划, 1999(4): 2-5.
[34] 朱金鹤, 崔登峰. 发达国家国土空间规划对中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借鉴与启示[J]. 世界农业, 2012(8): 17-20, 40.
[35] 刘慧, 樊杰, 王传胜. 欧盟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研究, 2008(6): 1381-1389.
[36] 蔡玉梅, 高延利, 易凡平. 发达国家空间规划的经验和启示[J]. 中国土地, 2017(6): 36-39.
[37] 曲卫东. 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04(2): 58-64.
[38] 毛其智. 联邦德国的“空间规划”制度[J]. 国外城市规划, 1991(2): 2-9.
[39] 林坚, 吴宇翔, 吴佳雨, 等. 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兼析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J]. 城市规划, 2018, 42(5): 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