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隋春花. 浅议城市土地资源的特性及其利用[J]. 国土经济, 1998(4): 21-23.
[2] 王万茂, 王群, 李俊梅. 城乡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研究[J]. 资源科学, 2002(1): 30-34.
[3] 邹德慈. 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史研究[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4] 粱学庆, 吴玲, 黄辉玲. 新中国50 年土地(利用)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5, 7(3): 13-16.
[5] 何永祺, 许牧, 范志书, 等. 我国土地规划事业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自然资源研究, 1981(3): 5-14.
[6] 董祚继, 吴运娟. 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 北京: 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9.
[7] 岳晓武. 我国土地市场建设回顾与展望[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6): 49-54.
[8] 廖永林, 雷爱先, 唐健. 土地市场改革:回顾与展望[J]. 中国土地, 2008(12): 14-17.
[9] 赵民, 侯丽. 论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土地使用的有效规划与管理[J]. 城市规划汇刊, 1997(6): 12-16; 22-63.
[10] 林坚, 吴宇翔, 吴佳雨, 等. 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兼析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自然资源监管的关系[J]. 城市规划, 2018, 42(5): 9-17.
[11] 王凯. 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问题: 综述与思考[J]. 城市规划, 1998(1): 36-39.
[12] 李天亮.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法思考[J]. 经济问题, 1995(11): 12-13; 25.
[13] 何永祺. 土地规划的概念和体系[J]. 中国土地科学, 1990, 4(1): 5-8.
[14] 刘岩. 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J ]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2): 82-85.
[15] 曹清华, 杜海娥. 我国国土规划的回顾与前瞻[J]. 国土资源, 2005(11): 21-22.
[16] 胡序威. 国土规划的性质及其新时期特点——在深圳市国土规划试点工作会议上的发言[J]. 经济地理, 2002(6): 641-643.
[17] 黄鹭新, 谢鹏飞, 荆锋, 等. 中国城市规划三十年(1978—2008)纵览[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3(1): 1-8.
[18] 陈哲. 城市土地利用中的政府干预——基于规划的视角[D].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19] 陈婉玲. 我国土地资源立法的重大发展── 1998 年《土地管理法》评析[J]. 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1): 48-52.
[20] 强海洋, 兰平和, 张宝龙. 中国国土规划研究综述及展望[J].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6): 92-96.
[21] 顾朝林. 论中国“多规”分立及其演化与融合问题[J]. 地理研究, 2015, 34(4): 601-613.
[22] 孙忆敏, 赵民. 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的历时性解读——经济社会背景与规划法制[J]. 上海城市规划, 2008(2): 55-60.
[23] 史育龙.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关系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08(8): 35-40, 47.
[24] 王婷. 浅析《城乡规划法》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影响[J]. 广东土地科学, 2009, 8(3): 14-18.
[25] 王向东, 刘卫东. 中国空间规划体系:现状、问题与重构[J]. 经济地理, 2012, 32(5): 7-15; 29.
[26] 金端峰. 论城市土地的价值观念和土地利用战略[J]. 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84(4): 20-24.
[27] 张昌年, 杨述贤. 关于土地利用问题的初步探讨[J]. 经济问题, 1981(5): 8-10.
[28] 吴良镛“. 纵得价钱,何处置地”——浅谈城市规划中的节约用地问题[J]. 城市规划, 1978(6): 19-29.
[29] 孙施文. 解析中国城市规划[J]. 城乡规划, 2017(1): 12-21.
[30] 杜立群. 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土地有偿使用[J]. 北京规划建设, 1998(3): 33-35.
[31] 王万茂. 土地用途管制的实施及其效益的理性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 1999(3): 10-13.
[32] 许迎春, 刘琦, 文贯中.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7): 31-36.
[33] 黄征学, 祁帆. 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8(12): 93-103.
[34] 黄征学, 祁帆. 从土地用途管制到空间用途管制: 问题与对策[J]. 中国土地, 2018(6): 22-24.
[35] 冯健, 苏黎馨. 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规土融合”发展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5(5): 2-8.
[36] 钱圣秩. 谈人民公社化条件下县的城市规划问题[J]. 财经研究, 1958(9): 15-18.
[37] 郑伟元. 世纪之交的土地利用规划: 回顾与展望[J]. 中国土地科学, 2000(1): 2-5.
[38] 许燮谟. 我国土地规划沿革[C] // 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 中国土地学会, 1985: 9.
[39] 陆红生, 韩桐魁.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经济效果的初步探讨[J]. 经济研究, 1965(2): 20-24.
[40] 黄贤全. 构建我国土地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J]. 经济问题, 1992(4): 53-56.
[41] 马克伟.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回顾和探索[J]. 中国土地科学, 1992, 6(5): 1-7.
[42] 林坚, 许超诣. 土地发展权、空间管制与规划协同[J]. 城市规划, 2014, 38(1): 26-34.
[43] 龙花楼, 刘永强, 李婷婷, 等.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空间衔接研究[J]. 经济地理, 2014, 34(5): 1-8.
[44] 樊杰. 解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探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作用[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3): 194-201.
[45] 林坚, 文爱平. 重构中国特色空间规划体系[J]. 北京规划建设, 2018(4): 184-187.